工業廢氣處理設備處理惡臭氣體主要通過物理、化學和生物技術手段,針對不同成分及濃度的惡臭物質選擇適宜方法,具體流程如下:
一、物理吸附與吸收
1. 吸附法:利用活性炭、沸石等多孔材料吸附惡臭分子,適用于低濃度、小分子氣體(如、氨氣)。活性炭吸附容量大但需定期再生,沸石則耐高溫且可循環使用。
2. 吸收法:通過噴淋塔將惡臭氣體與化學吸收液(如堿液、次)接觸反應。例如,可被中和生成,氨氣可被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銨。
二、化學分解與轉化
1. 催化燃燒:對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(VOCs)采用催化劑(如鉑、鈀)在250-400℃下氧化分解為CO?和H?O,凈化效率達95%以上。
2. 氧化:
- 臭氧氧化:利用臭氧強氧化性分解含硫、含氮有機物,反應時間短于0.5秒。
- 光催化:TiO?納米材料在紫外光下產生活性氧自由基,降解苯系物等難溶氣體。
- 低溫等離子體:高壓放電產生高能電子,直接打斷惡臭分子化學鍵,適用于復雜成分廢氣。
三、生物降解技術
1. 生物濾池:廢氣通過填充樹皮、堆肥的濾床,微生物將惡臭物質(如硫醇、胺類)轉化為CO?、H?O及硫酸鹽。運行溫度需維持在20-40℃,濕度60%-70%。
2. 生物滴濾塔:循環液提供營養,填料比表面積達200-300m2/m3,處理效率比傳統濾池提升30%,適用于水溶性較差的污染物。
四、組合工藝應用
實際工程多采用多級處理,如"堿洗+生物濾池+活性炭吸附"三級系統:首段去除酸性氣體,中段降解有機物,末端保障尾氣達標。某化工廠采用該工藝后,臭氣濃度從8000降至50(無量綱),運行成本降低40%。
選擇方案需綜合考慮廢氣特性(濃度、流量、溫濕度)、處理效率(通常要求90%-99%)、設備投資(生物法成本約0.5-2元/m3,燃燒法3-8元/m3)及二次污染控制。當前技術趨勢向低耗發展,如納米催化材料與膜分離技術的結合應用。
